当前位置:山东威海房价 > 房产新闻 >
楼市调控政策频出 舆论称“去杠杆”加速 编辑:威海房地产信息网-房产新闻 时间:2018-02-28T19:34:39      浏览量:
戴蕾蕾

 

  事件概述

  在全国楼市持续火爆的状态下,监管层近期对楼市的降温力度不断加码。

  9月底,北京市发布房贷新政,正式吹响新一轮的楼市调控号角。继此之后,21个城市连续出台多项条款严苛的限购限贷措施。

  央行多次召开会议,讨论当前房地产信贷形势,要求银行业严控房贷风险。10月12日,央行召集5家国有大行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相关负责人开会,讨论当前房地产信贷形势;10月19日,央行上海总部召开会议,25家在沪主要中资商业银行行长以及房贷部门和资产负债部门负责人参会,上海市住建委、金融办、规土局相关负责人也出席了会议。会议要求,各商业银行要继续严格执行限贷政策,防止变相放松要求、打政策擦边球的情况,同时要继续强化对首付资金来源的审查,加强居民收入证明真实性的审核,并切实防范各类资金违规流入土地市场。

  随后,10月21日,银监会召开三季度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会议紧扣热点问题,传达出多个重要信息。其中,严控房地产金融业务风险受舆论关注。

  银监会在会议上明确提出,银行业要严格执行房地产贷款业务规制要求和调控政策;审慎开展与房地产中介和房企相关的业务;规范各类贷款业务管理,严禁违规发放或挪用信贷资金进入房地产领域。同时,银监会还要求,银行业应加强理财资金购买管理,严禁银行理财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领域;加强房地产信托业务合规经营。

  不仅如此,10月23日晚间,世茂股份发布公告,宣布收到证监会《关于不予核准上海世茂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申请的决定》,此事被视为房企再融资监管趋严的标志性事件。

  10月24日,又发布消息称,有知情人士透露,近日高层已要求证监会和发改委收紧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包括不能在境内发债,不得到H股上市融资,境外发债也将趋严。

  《第一财经日报》等多家媒体认为,诸权威机构接连对房地产金融作出要求或部署,是楼市监管加码的重要体现,种种迹象表明,新一轮房地产去杠杆化的大幕或已全面拉开。业界普遍期待,在楼市调控政策密集出台的背景下,银行能够将更多资源投向实体经济部门,房价上涨过快的趋势能够得以遏制。

  媒体趋势分析

  9月底,北京发布房贷新政。此事引发媒体的广泛关注,《新京报》《北京青年报》等报道此事,新浪财经、网易财经、新华网、和讯网、凤凰网、腾讯财经等多家门户网站转载相关报道内容,共有超过1000篇有关该事件的报道。

  “十一”长假期间,媒体对此事件的关注度稍有平缓,但是微博关注量直线攀升,“十一”长假期间关注楼市调控的微博数量每天增加几千条。

  10月8日,媒体关注度达到第一个高峰。短短数天时间,数十座城市密集出台楼市调控政策,核心内容均为限购限贷。据统计,自9月30日起,已有21个城市先后发布了新的楼市调控政策。而10月8日媒体报道数量达到2700篇,同时,超过12000条微博谈论此事。

  随后舆论关注度有所下降,但仍保持着一定的热度。

  10月12日开始,央行讨论房地产信贷形势,要求银行业严控房贷风险的报道量开始增加,10月20日前后达到第二个高峰,共有5240篇报道。多家媒体如《财新周刊》《每日经济新闻》《新京报》《第一财经日报》等都关注报道该事件,新浪、网易等门户网站也进行了大量转载。此后,舆论热度有所下降。

  10月23日,世茂股份发布公告称其非公开发行股票计划未被证监会核准之后,舆论又一次被引爆,超过2000篇报道关注该事件,并将其视为房企融资趋严的信号。

  自9月30日至10月30日,“财经网”“新浪房产”和“环球市场播报”有关楼市调控的贴文转发数和评论数较多。

  根据“法治周末谷尼舆情监测中心”新媒体大数据平台“新微邦”提供的数据,关于“楼市调控去杠杆”的话题,“央视新闻”“人民日报”“财经早餐”等微信公众号相关推文阅读量排在前列。

  “新微邦”监测数据显示,在主流媒体中,对“楼市调控去杠杆”这个话题,关注度高的是中国网,占比26.37%;其次是搜狐财经,占比10.39%;人民网占比10.16%排名第三。

  网友观点倾向性分析

  随机抽取310名网友的观点评论,统计归纳后发现:有超过四成的网友认为楼市该降降温了;有超过二成网友认为调控作用有限,房价仍然不会大降;有超过二成的网友认为是政府稳定经济的举措;还有一些网友持其他观点。

  调控作用有限,房价仍然不会大降,26.8%

  网友“西巴哥”:又装模作样地调控。

  网友“早安欧洲go”:其实还是为了保房价:虽然限制了买家,但也阻止地产商盖房,市场房子少了,价格自然不会降低。

  楼市该降降温了,41.24%

  网友“海浪07”:本次楼市调控多管齐下,已经有地产中介主动收缩门店、减员来应对了,预判年底前二手房价格会持续走低。

  网友“tzcolorfulsmart”:房企降降温吧。

  网友“正直公民886”:高杠杆、高负债推动房价上涨没啥稀奇可言!毕竟买房是要付钱的、贷款和高利贷是要还的!接下来房子只会越来越多、买房者会越来越少,这是不久以后不争的事实!

  政府稳定经济的举措,22.68%

  网友“森无顶木”:国家一直说的是稳定房价,从来没有说过要降房价。

  网友“效效C”:资金水龙头一掐,马上就会看到谁在裸泳。这回是玩真的,不要小看中央决心。

  其他,9.28%

  媒体观点分析

  对于央行传达的控制楼市信贷的信号,《华夏时报》引用某国有大行银行人士说法称“可以说此轮楼市疯涨,信贷投放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2014年‘9·30’楼市新政成为两年来楼市上涨的关键起点”。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高玉伟认为,去库存、去杠杆都是今年中央确定的重要经济任务,但用加杠杆来去库存显然并非宏观经济政策的本义。而如何协调去库存、去杠杆之间的关系,既鼓励和支持发展实体经济,又引导社会资金“脱虚入实”,是下一步搞好宏观经济调控的重大课题。

  而银监会首次对楼市发声,强烈刺激市场神经。在此次表态上,银监会多次使用“严格执行”“审慎”“规范”“严禁”“加强”等字样。诸多主流媒体及业界专家就此话题展开探讨,聚焦银监会严控房地产金融业务风险的背景及市场影响。

  《北京商报》指出,银行资金进入房地产的途径很多,理财是不容小觑的一个方式。此外,信托也是银行理财资金非常善用的一个通道,监管层严格控制进入房地产领域的资金,旨在给楼市降温,避免楼市泡沫进一步膨胀。《证券日报》也引述联讯证券研究总监付立春观点表示,一些不规范的银行理财资金违规进入楼市等放大杠杆率的行为其实都蕴含着很大的风险,严格的审查和监管显得十分必要。除此方面因素外,银行不良资产问题再被重提。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表示,近期商业银行不良额和不良率“双升”是银监会加强房地产相关金融业务风险防范的一个主要原因;房地产领域的风险集中度比较高,商业银行应尽可能地降低风险集中度,进而消化不良资产,这是银监会的重要考量。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副主任吕随启表示,监管层的意图就是进一步降杠杆,同时也是要稳定银行的体系,化解银行风险。易居房地产研究院总监严跃进指出,目前监管层主要是在机构层面进行打压,可以规避违规资金进入楼市、推高房地产泡沫,也使得企业后续经营更加规范。

  整体看来,此次银监会对房地产信贷问题全面、系统表态,能够给过热的中国楼市降一降温,已成为舆论共识。

  近期房企融资或将收紧,成为热点议题之一。《上海证券报》表示,近一年房企的发债金额已超过之前10年的总额,在房地产公司融资金额创出天量之后,政策收紧的信号已陆续而来:从A股房企定增“瘦身”,到上交所“优化”房企公司债审核标准,再到上海市明令禁止银行贷款、信托等五类资金进入土地市场,都折射出相关部门已经意识到迅猛膨胀的房企融资不能再任由其恣意发展。

  房企融资收紧的积极意义,博得舆论广泛认可。长久以来,房企发债大行其道,被视为“地王”频出的重要助推因素之一。引述专业人士观点称,融资政策一旦收紧,开发商拿地积极性和融资能力都将受到极大限制,偿还各种拿地资金的压力也将明显增大。在此背景下,收紧房企融资显得十分必要,业界期待,相关政策落实之后,房地产泡沫能够得到进一步挤压。

  舆情点评

  限购限贷等房产调控政策密集出台后,房地产市场所受的影响,也成为舆论关注的重点。

  从多方反应来看,一方面,舆论充分肯定金融监管当局加强监管的必要性,另一方面,业界对此次调控将带来的市场影响表示期待。

  本轮热点楼市调控升级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严格执行限贷政策,防范各类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这很有可能会是“一石二鸟”的政策举措,既阻止了热点楼市泡沫风险继续集聚,又有助于驱动资金进入实体经济,推进创业创新和转型升级。

  而各类融资渠道收紧后,维系资金链的安全或稳定就应该提到第一要务上,很多房企或会暂停或放缓拿地节奏,而在寻找资金和项目联合开发方面有新的动作。

  尽管目前尚未有关于房企融资方面的具体新政出台,但过度融资、滥用杠杆具有多种弊端,已经引发监管层高度重视。在严控房地产泡沫的背景下,房地产公司融资渠道将不断收紧,或已成为大势所趋。

本文标题:楼市调控政策频出 舆论称“去杠杆”加速

相关阅读

威海房产信息网声明:凡注明“来源:威海房产信息网”或“责任编辑:威海房产信息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威海房产信息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威海房产信息网赞同其观点。